首页 男频 女频 排行
搜索
今日热搜
消息
历史

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

「 去追一部小说 」
查看全部历史
收藏

同步收藏的小说,实时追更

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

「 去追一部小说 」
查看全部收藏

金币

0

月票

0

第72章 麈尾争夺战

作者:东周公子南 字数:2515 更新:2025-06-04 19:08:46

王羲之曾经做过#军将军,所以别称王#军。

  南北朝时世家大族甚重家讳,所谓家讳便是父祖的名讳。不仅不便直呼自己父祖的名讳,当着别人的面,也不好提及那人父祖的名讳,否则可能会被视为冒犯。

  本来家讳的范围很窄,只限於父丶祖两辈之名,但为表尊敬,也有旁及先祖之例。

  所以颜幼成用的是官职代称,王扬此前替乐小胖给谢星涵写信,称谢安为“谢太傅”,而不是直呼其名,其中道理是一样的。

  王扬道:“惭愧,先祖名闻天下,只是我这一支家道早落,说起来实在愧对先人,不提也罢。”

  说到伤心处了,你们总不好问了吧。

  谢星涵樱唇动了动,似乎想说什麽,却按捺住没有开口。

  关於王扬家中没落一事,颜幼成早就心中有数。

  因为琅琊王氏贵盛的支脉大多集中在京都建康,这些子弟就算要走经学这条路,也不会入地方郡学,而是直接进国子学。这王扬在荆州郡学读书,显然出自地方上的旁支,只是他没想到,此人居然是王羲之的後代!

  但王羲之的後代怎麽跑到这儿来了?

  颜幼成还是有些好奇,只是王扬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,那再问就有点得罪人了,便宽慰道:“咱们衣冠之家,起落之事常有,以王兄的才华,一定能重振家业。”

  谢星涵在一旁道:“说得像你知道他的才华一样。”

  “王兄当然有才,不然四娘子哪能邀王兄参加清谈?我听说长城公主想和你清谈,你一直不允,怕是瞧不上公主的学问吧。”

  “我可没这麽说。”谢星涵捧起茶盏,眉睫微垂,宁静之中,透着一股难言的清贵之气。

  “那就算我说的吧。四娘子当世才女,高标自持,能入四娘子法眼的能有几人?说起来就连我也曾差点败在四娘子手上。”

  谢星涵放下茶盏,静静说道:“去掉‘差点’两个字。”

  颜幼成急道:“就是差点!我那日是头疼——”

  “嗯,连续两次头疼。”

  “你不头疼你不知道!我是专门找过医家看过,还用了药的!若非头疼,我怎麽可能不继续谈下去?锺会的《四本论》我从小倒背如流,嵇康的《声无哀乐论》我批点几过,为什麽说‘心有盛衰,声亦隆杀’......”

  然後整个廊厅都回响起颜幼成滔滔不绝的声音。

  王扬心想,这哥们儿是真能侃,不过听他言辞,确实有点东西。

  谢星涵则淡定饮茶,一副充耳不闻的姿态。

  陈青珊听得烦了,呼吸声微重。

  王扬回头小声道:“要不给你找个座位,你去坐吧。”

  陈青珊摇了摇头,既然答应做护卫,就要尽职。

  庾易则面带微笑,不说话,只做看客。

  “.....那次跟济阳江氏三兄弟谈,来回多少番?那是谁也不认输啊!最後我一言

  https://m.dae3.icu而决!一句话!就一句话!定了乾坤,你们猜是哪一句?”

  “是哪一句?”搜书名找不到,可以试试搜作者哦,也许只是改名了

  颜幼成正说得眉飞色舞,突然不远处来一道声音。颜幼成大喜,站到道:“是文深兄到了!”

  一个面貌英俊丶贵气十足的青年男子走来,皮肤白皙,紫服玉带,身後跟着四个随从。

  这是参加今日清谈的最後一人。

  南朝一流高门,河东柳氏的公子,柳老国公的爱儿,王馆学祭酒柳惔的宠弟——柳憕柳文深。

  他先和庾易叙礼,又向谢星涵问好,然後和王扬寒暄了几句,最後笑问颜幼成道:“安康,你继续说,定乾坤的是哪一句啊?”

  自如得体,傲气含而不露,这是王扬对柳憕的第一印象。

  与颜幼成不同,柳憕对於王扬的个人信息是一点没问,连旁敲侧击,略微打探的意思都没有。

  说起来柳憕丶颜幼成两人对他都算友好,起码表面上是如此。一上来就轻视找茬丶无脑挑衅的富几代,那是小说中的想象,现实中并不多见。

  更何况这两人都是真正的贵族世家,言谈之间,自有分寸。就连颜幼成那样的话痨,宽慰起王扬来也是点到即止,并不会给人以不舒服的感觉。

  颜幼成摆手道:“你来了,我还哪敢班门弄斧?定乾坤也得看对象,有柳大公子坐镇,这乾坤我也就定不了了。先说好,一会儿清谈时你开口可得缓缓,不然我们就都没得谈了。”

  “乱说,有谢娘子丶王公子在,哪由得我擅场?就是应对安康你,我也未必能如意。我听说你最近读《逍遥游》颇有心得,自谓发前人未见之真义......”

  一说起这个话题,颜幼成又刹不住闸了,口若悬河道:

  “我那次夜中读《逍遥游》十过,反覆揣起文辞,在十一遍时突然懂了,《逍遥游》的中心立意是什麽?不是逍遥,不是无所待,更不是游无穷,而是一个‘大’字——”

  柳憕打断道:“行了行了,要是听你说完,那清谈就得改明天了!你先把话留着,留到清谈时再说。”

  王扬听得心中一震,他少读《庄子》,但直到读博之後始悟《逍遥游》一篇的题眼在一个“大”字上,当时自以为是新见。後读明清之际的大学者林云铭的《庄子因》,方知他早就说过《逍遥游》“通篇以大字作眼”。

  颜幼成生於南齐,年不过二十,未见後世研究,却独得此见,比林云铭早了一千多年,甚是难得!

  颜幼成被打断也不生气,爽快道:“行!”望向庾易:“庾先生,要不我们现在就开始吧,等谈完还要跟您讨杯酒喝。”

  “好。”庾易伸手一招:“上麈尾。”

  麈尾的全称是麈尾扇。

  麈是鹿的一种,《逸周书》云:“武王狩禽,麈十有六。”即是此兽。

  相传麈鹿一出,群鹿随之,以其尾所转方向为准。

  麈尾扇是一种以麈尾毛装饰的长柄扇,刚开始时魏晋名士喜执麈尾扇而谈,盖取麈鹿领袖群鹿之义,以彰风雅,此风渐盛,後来成为六朝清谈时的必用物。

  立论人执麈尾,为主,其馀人为客,客若问难成功,则夺其麈尾,主若重立新论,亦可夺回。

  简单来说,清谈便是麈尾的争夺战。

  所以谢星涵败在王扬手下,一直不太服气,说那不是正式清谈,一来话题非三玄之学,二来就是她还没来得及执麈尾立论,结果就被王扬抓住话头诘难,用今天的话,有点“不讲武德”。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注:王扬专攻的领域不在庄子学术史,故而见到林云铭的说法合於己心,便甚是推崇。却不知以大字为纲的见识并非独出於林云铭,而是明中後期一些学者的共同认识。比如郭良翰的《南华经荟解》就引过明代学人吴默《庄子解》的说法,谓:“此篇以大字为纲”。

  https://m.dae3.icu

回详情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目录( 264
APP
手机阅读
扫码在手机端阅读
下载APP随时随地看
夜间
日间
设置
设置
阅读背景
正文字体
雅黑
宋体
楷书
字体大小
16
月票
打赏
已收藏
收藏
顶部
该章节是收费章节,需购买后方可阅读
我的账户:0金币
购买本章
免费
0金币
用礼物支持大大
投月票
  • 月票x1
  • 月票x2
  • 月票x3
  • 月票x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