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频 女频 排行
搜索
今日热搜
消息
历史

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

「 去追一部小说 」
查看全部历史
收藏

同步收藏的小说,实时追更

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

「 去追一部小说 」
查看全部收藏

金币

0

月票

0

第686章 党争和集议制

作者:凤凰北斗 字数:2494 更新:2025-06-12 21:07:44

“阉党,东林党。”

  “这朝堂上真是多事啊!”

  “什么时候才能消停呢?”

  皇宫之中,朱由检看着锦衣卫的简报,感叹道。

  对东林党和阉党动向,他是极为关注的。

  锦衣卫的官情司,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盯住这两个党的成员。

  见过后世党派林立的他,对党争的认识极为深刻。知道一旦起了党争,再好的政策都难以执行下去。

  所以他登极之后,就选择压制党争。

  不但亲自覆灭了阉党,还同时压制东林党。

  声势浩大的为东林党人平反背后,是东林党的内阁大学士和九卿,加起来都没超过两位。

  韩爌这个首辅看似位高权重,其实在常参会议上,一直势单力孤。

  这也是他一直不够强势,甚至有点软弱的原因。

  除了通过财政经济委员会掌握的财政权力外,韩爌在军事、人事等方面的权力极为有限。东林党所期待的他担任首辅后众正盈朝,根本无从实现。

  一些东林党人对此很是不满,黄道周被起复在朝堂上发声,正是这种心态的展现。

  他们期望黄道周等人搅动朝堂,甚至把他的老师袁可立也卷进来。

  只是这些人没想到的是,朱由检一直对黄道周颇为关注,在看到他有反对重制礼乐的苗头后,立刻设了个计策,把他贬谪外放。

  选的还是苏州,担任袁可立曾经当过的苏州府推官。

  黄道周在老师的嘱咐下,只能南下赴任。

  『黄道周之事,是一些东林党人在密谋。』

  『和他们曾经是对手的阉党残余有察觉,所以有了余煌的聚会。』

  『这两个老对手之间,还有党争的苗头啊』

  思索着这两件事情,朱由检心中想道。

  余煌背后是谁,他是一清二楚。

  天启五年乙丑科的主考官顾秉谦、魏广微是阉党核心人员,而且在阉党内部斗争中落败,已经不可能起复。

  所以这一科的进士在官场上是没有座师的。不过因为他们被列入逆案,乙丑科的进士是光明正大地抛弃他们,现在有的认杨景辰为座师、有的认孔贞运为座师。两人都曾担任乙丑科的同考试官,一个和阉党有牵扯,一个倾向东林。

  余煌是想过靠拢东林的,之前曾通过同事倪嘉善的关系拜访过袁可立,又通过袁可立拜访过孔贞运。

  不过黄道周的态度,让他认识到自己永远不可能被东林党接纳。所以他这些时日又去拜见了杨景辰,然后就有了在钟鼓楼的聚会。

  所以朱由检可以肯定,阉党残留人员已经选择杨景辰为核心,重新凝聚起来。

  他们或许是为了报团取暖,对抗东林党的压力。或许还有人在谋画着什么,图谋获取更大的权力——

  在逆案名单公示、并且彻底定下后,这些人仿佛去掉了头上悬着的一把剑,开始活跃起来。

  因为他们的心思,朝堂上

  https://m.3d43.icu想必会有一场动荡,甚至有可能让党争再起。

  朱由检想到这种可能,就忍不住皱起眉头,觉得要警告一下杨景辰。

  但是想到东林党那些“正人君子”和“阉党小人”势不两立的态度,他又感觉头疼,因为党争的根源,不是那些被自己保下来的阉党余孽。

  是有些东林党人想要除恶务尽、丝毫不给他们机会,这些人只能聚集起来,图个自保而已。

  『君子之朋,小人之党。』

  『无论什么朋党,都要党同伐异啊!』

  『这党争必须压下去,不管他们是小人还是君子。』

  当年欧阳修一篇《朋党论》,直接把革新派在政治上判了死刑。

  朱由检之前还不明白,如今做皇帝两年后,却认识到无论欧阳修怎么为君子之朋辩解,都改变不了结党的本质。

  结党之后党同伐异是必然的,就像王安石为了改革缔造的新党,和旧党激烈党争一般。

  大明的东林党人关心国事、改革弊政,纲领未尝不好。其中也多有君子,为了坚持理念不惜把生命献出去。

  然而,这些君子结成了党,后面就不是他们能控制的了。

  很多人像投入王安石的新党一样投身其中,利用东林党为自己获取政治利益。

  朱由检对此心知肚明,所以他决定用更大的力度压制党争,转移朝堂的注意力:

  『之前提出的《大明礼法公约》就不错,可以抛出一些条款,让朝堂上的臣子好好讨论。』

  『让他们用心这些礼法条文,总比无谓的党争要好。』

  对于如何转移朝堂注意力得心应手,朱由检很快就决定,要把之前定下的朝会制度写入礼法。

  并且依据礼法条文,制定《大明帝国朝会法》。确定各级朝会的与会人员和决定效力,以及廷议、廷推、廷鞫制度。还有在各级衙门建立委员会,用民主集中制的理念完善集议制。

  这件事果然引得朝野上下关注,在适应了如今的朝会制度后,很多官员认为应该把当前的朝会制度写入礼法,并据此制定更详细的法律。

  尤其是因为新历法的实行,朔望朝要被改为初一、十六朝会,它们要被定为月朝会或其它名称,这都是让群臣关心的事——

  在试行新历数月后,官员普遍认识到新历法的方便,再不愿其他人休假时自己还要参加朝会。

  他们这次一致同意在朝会上使用新历,不再把新历旧历并用。

  朱由检对此从善如流,在朝堂上正式下诏,从新历五月一日起全面试行新历,包括举行朝会。

  在短暂的新旧历并用后,新历开始更大范围试行,并取得主导地位。

  然后就是集议制,这件事影响更大。

  因为朱由检要求,朝廷各个机构都要设立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,由常委定期召开会议,决定日常事务。

  这代表着各衙门将不再是主官的一言堂,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决定事务。

  如果主官手段不够,甚至有可能被其他常委架空,丧失在本部门的决策权。

  六部尚书、九寺正卿等主官,对此自然是抵制的。但是内阁大学士却对此很支持,因为他们觉得这样能限制九卿的权力,让九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本部门的事务。如果将来某个九卿跳得太高,他们还可以选择扶持该部门的常委,让他们和那个九卿争权。

  在内阁大学士、还有侍郎少卿的支持下,集议制毫无疑问获得通过。就连尚书和正卿,在皇帝授予他们召集会议和否决的权力后,也扭扭捏捏接受了这一点。

  尤其让他们高兴的,是皇帝授予集议会会推的权力。可以对本部门的吏员自行任命,对属官任免向吏部提出建议,在属官空缺时推荐候选人。

  这让他们在本部门的人事上拥有更大的发言权,可以更好地把意志贯彻下去。

  https://m.3d43.icu

回详情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目录( 497
APP
手机阅读
扫码在手机端阅读
下载APP随时随地看
夜间
日间
设置
设置
阅读背景
正文字体
雅黑
宋体
楷书
字体大小
16
月票
打赏
已收藏
收藏
顶部
该章节是收费章节,需购买后方可阅读
我的账户:0金币
购买本章
免费
0金币
用礼物支持大大
投月票
  • 月票x1
  • 月票x2
  • 月票x3
  • 月票x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