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频 女频 排行
搜索
今日热搜
消息
历史

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

「 去追一部小说 」
查看全部历史
收藏

同步收藏的小说,实时追更

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

「 去追一部小说 」
查看全部收藏

金币

0

月票

0

第704章 奴仆是不是人?

作者:凤凰北斗 字数:4515 更新:2025-06-12 21:08:04

江南的奴仆如此之多,即使主家有各种限制,仍旧出现很多有才能的人。

  申家的李玉就不用说了,其他家族之中,也有不少饱读诗书、颇有才能的奴仆后裔。

  这些人如今都是隐患,也是黄道周看到相关卷宗后深感忧虑的事情。他向众人叹道:

  “不让有能力捐纳公士的奴仆脱籍,难道要等他们使用其他手段吗?”

  “若是这些人鼓动其他奴仆闹事,尔等该怎么应对?”

  众人闻言变色,太仓州人氏、王锡爵之孙、家中有僮仆千余的王时敏道:

  “黄推官慎言!”

  “如今太平盛世,哪有人如此大胆?”

  “若真有奴仆掀起乱子,朝廷的兵马可不是摆设。”

  显然认为黄道周危言耸听,是在恐吓他们。

  黄道周认识王时敏,知道这个在今年辞官回乡的人。

  作为王锡爵的孙子,王时敏是以恩荫入仕的,在尚宝司任职,不怎么受到重视。

  再加上皇帝定了磨勘法,非进士出身的他,六年才有一次升迁机会。之前几次廷推,他都没能转入其它衙门。

  这让王时敏感觉仕途无望,今年苏州全面清丈田亩大造黄册时,选择辞职回乡,处理家中之事。

  他师从董其昌学画,和陈继儒、黄道周一样是书画名家,因此被邀请过来。

  黄道周听说他家法素严,语重心长地劝说道:

  “治国治家,都需宽严相济。”

  “当今皇上听从刘公劝说,以仁为本重制礼乐。”

  “这允许奴仆捐纳公士脱籍,就是在行仁道。”

  “贤弟也当奉从圣意,放那些有才能的奴仆出去。”

  王时敏对此嗤之以鼻,甚至对黄道周有些恨上了。感觉这番话若是传出去,会坏自己家法,让奴仆生出贰心。

  所以他当即就打算,要写信给温体仁等世交,让他们在朝廷上继续弹劾黄道周。最好把黄道周贬到偏远地方,不让这个人在苏州做官。

  不知王时敏这么小心眼的黄道周,还在为这件事情而忧心。

  江南的奴仆数量实在太多,尤其是朝廷开豁为良、允许贱民从军获得军民户身份后,他知道很多奴仆心中都在躁动。

  苏州府审理的主仆案件增多,就是这种躁动的体现。很多有钱的奴仆,在捐纳公士脱籍。

  那些奴仆的主家最初还装作宽厚放走几个,但是在脱籍的奴仆变多后,他们就卡着不放了。甚至状告这些奴仆侵吞家产,拿着他们的家产去捐纳公士。

  黄道周这一个月来就审理了多起这类案件,而且发现各县审理的更多。这让他深感忧虑,感觉世道在变坏:

  『重制礼乐,可不要像王安石变法,搅得天下大乱啊!』

  『老师在朝堂上,为何要制定这样的政策呢?』

  自从袁可立执掌的枢密院,把租种官田的佃户纳入军民户范围后,黄道周感觉苏州这段时间的躁动更厉害了。

  https://m.3d43.icu

  在苏州,六成以上土地都是官田。很多奴仆耕种的就是属于官府的田地,只是被地主转租。

  按照朝廷的新制度,租种官田的应该是军民户,他们家中的男丁在成年后需要去服兵役。

  而在朝廷废除优免、规定所有人都有服役的责任后,不愿去服兵役的,都要缴纳免役钱。

  这笔钱地主自然是不会帮着缴的,负担就落到了他们头上。

  这让很多奴仆就不愿意了,他们投靠地主就是为了逃避赋役,如今避不过去,为何还要依附他们?

  越来越多的奴仆,有了脱籍的心思。有些读过书看过报的还拿出皇帝的说法,请求官府把土地超过百亩的家庭官田收回,分配给困难家庭租种——

  他们打算以此,脱离奴仆身份后继续租种现有土地。

  这种想得挺美的事情,苏州的大户人家自然不同意。因此发生的争端,让官府颇感压力。

  黄道周在参加苏州府集议会时,就没少听其他同僚提到这件事。

  很多官员都感受这件事如果不解决的话,苏州府大变在即。

  ——

  黄道周的预感不错,就在他们这些文人士子聚会的时候,太仓州已经出了乱子。

  起因倒不是他说的有才能奴仆鼓动,而是张溥这个出身官宦门第的士子,引发了这件事情。

  年初明报公司上市、筹集了大笔资金后,张溥就和陈子龙等人商议,要用这笔钱扩大《明报》发行,增加明报在京外的影响力。

  尤其是江南这个他们起家的地方,不能放任《大同报》等报纸掌控舆论。

  所以张溥就以准备乡试为名,把京城的《明报》托付给陈子龙,自己带着一批同样要参加乡试的秀才,返回江南办报。

  《明报》要扩大在江南的销量,当然要多刊载本地新闻。江南版和全国版的区别,就在于多了这些。

  这些新闻需要读书人来写,而且还需要专门的编辑选稿改稿。

  张溥很是招揽了些人才,希望江南明报尽快走上正轨,不耽误自己准备乡试。

  他还打算收几个弟子,在自己踏入仕途后,帮自己掌控《明报》。

  这日,他在报社中为一篇文章写评论时,忽然发现一个编辑没来,唤来弟子吴伟业道:

  “张峣怎么没来?”

  “他是请假了吗?”

  这是他很看好的一个人,打算将来收为弟子的。

  吴伟业知道老师的想法,闻言叹着气道:

  “张兄被吴世睿拘住了,不让他来这里。”

  “弟子派人去问,吴世睿说让我们把前几日的文章撤稿,不许鼓动奴仆转为军民户。”

  这是前几日发表的文章,张溥还专门作了评论。是给江南的佃户提建议,让他们转为军民户,为朝廷纳税服役。

  如今听到吴世睿要自己把这篇文章撤稿,为人自负的张溥,心中顿时怒极——

  他在京城之时,从未遇到这种事,就连

  https://m.3d43.icu皇帝也只是给他划定红线、不让他随意报道皇室事务和宫廷秘闻而已。

  听到吴世睿竟敢干涉自己发表什么文章,张溥怒声说道:

  “黄口孺子,竟敢干涉我办报!”

  “就是皇上也没提过这种要求,他哪来的胆子?”

  “还有,吴世睿凭什么拘住张峣,谁给他的权力?”

  吴伟业和吴世睿都姓吴,还同是苏州太仓。但是他们两人,却没一点关系。

  吴伟业的父亲只是一个教书先生,根本不能和吴家这样的大族攀上亲。

  此时他颇是羞愧地说道:

  “我们找过去才知道,张峣是吴世睿的家僮,父母都在吴家。”

  “如今吴世睿要拘住他役使,我们也没办法。”

  张溥闻听此言,想到张峣的一些不同寻常之处,尤其是对于奴仆事务的关心。

  这让他顿时明白,吴伟业说的应该不假:

  张峣是吴家的世仆,按现在的世情,就是能被主家拘住。

  但世情是世情,张溥可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人。

  再想到自己母亲因为出身奴婢,在家中备受欺凌。父亲张翼之则被伯父家的豪奴欺负,导致郁郁而终。张溥愤声说道:

  “走!”

  “诸君与我同去。”

  “把张峣解救出来。”

  带着报社一干人,浩浩荡荡前往吴家。

  张溥在京城的名声很大,很多人都知道他受皇帝青睐,还是大学士徐光启的弟子,对他非常客气。

  《明报》的一干记者,更是有白衣御史之称,朝堂大臣都不敢轻易招惹。

  但是在江南,很多人对他的印象仍旧是刚崭露头角的才子、尚且没有中举。

  吴世睿出身大族,他本人更是王时敏的外甥,对张溥这样的寒酸士子根本不放在眼里。

  见到张溥率人堵在门前,吴世睿趾高气扬道:

  “张溥,你这是想做什么?”

  “难道是想通了,撤了张峣的文章?”

  张溥呸了一声,直接就骂他道:

  “你算什么东西,也敢干涉我办报。”

  “今日就把话撂这,不把张峣放出来,你吴家的这件丑事,明日就会人尽皆知!”

  吴世睿不以为然道:

  “这算什么丑事?被人知道还能少根毛不成?”

  “你若想要张峣被放,一是撤去文章,保证不在报纸上挑唆奴仆脱籍。”

  “二是请个有名望的人出面,像是你的老师徐学士。”

  “听说你在京城拜了徐学士为师,不会连这点脸面都没有吧?”

  张溥听得气极,因为吴世睿这番话,分明是丝毫没把他放在眼里。之所以愿意给自己面子,还是看在老师徐光启的面上。

  这让自负甚高的他,如何愿意忍耐?

  指着吴世睿的鼻子,张溥放话给他道:

  “明日你就知道,我张西铭的本事。”

  “不把张峣放了赔礼道歉,今日这件事没完。”

  带着众人扬长而去,返回到报社里面。

  吴世睿看他这幅模样,鄙夷

  https://m.3d43.icu地哼了一声,啐着他的背影道:

  “你张西铭有什么本事?不就是拜了个大学士当老师吗?”

  “本以为你能借些老师的势,如今看来,你和徐学士的关系也就一般嘛!”

  “没有徐家的人出面,你算什么东西?”

  命人守好大门,继续在家里赏花听曲。

  还命令张峣写诗文凑趣,把他完全视作逗乐的仆人。

  张峣心中如何屈辱且不说,张溥回到报社后,只觉得受到了奇耻大辱。他自在京城主持《明报》后,还从没有人如此轻视自己。

  取出一块令牌,张溥吩咐吴伟业道:

  “你带着它去找在苏松监督太监,告诉他我张溥要给张峣捐纳公士。”

  “还有就是请他协调印刷工坊,我要在明日把报纸印刷十万份,传遍整个江南。”

  吴伟业知道老师在北京很风光,但是如何风光却不了解。

  听到这话心惊胆颤地道:

  “老师,苏松监督太监,就是以前的苏杭织造太监。”

  “老师一个令牌,就能让他听令吗?”

  张溥不耐烦地说道:

  “让你去你就去,到了地方自然就会知道。”

  “本以为不用和这些人打交道,没想到在苏州也离不了他们。”

  “今后咱们这《江南明报》,还是要受监督啊!”

  这次南下之前,曹化淳就嘱咐过《江南明报》的内容要受苏松监督太监审核,防止他越过红线。

  张溥不愿和这些太监多打交道,所以回到江南后,根本就没去见苏松监督太监。直接在南京礼部注册,获得了发行批准。

  现在遇到事情了,他才决定去找监督苏松税务的太监,让这个人协助自己。《江南明报》今后自然也要受到监督,不如以前自在。

  不过想想其他报纸都要受锦衣卫审核,他感觉这样也能接受。至少相比那些报纸,明报的自由度高多了。

  带领一众编辑挥毫泼墨,张溥很快写好了要发表的文章。里面把张峣的好学、吴世睿的跋扈,刻画得活灵活现。

  尤其是他通过这件事,发出了一句振聋发聩的提问,那就是:

  奴仆是不是人?是不是大明公民?

  这篇文章的煽动性如此之大,张溥又派了报社很多人上街宣读。一时太仓州、苏州府、甚至南直隶各地,都知道了吴家扣押读书人奴仆的事情。得知此事的奴仆,都是群情激愤。

  太仓州很多奴仆,聚集在吴家门前。有些佃户出身的,还携带着农具。

  吴家人吓得赶紧封闭大门,让家中奴仆守卫。担心激起奴变,吴家受到劫掠。

  不过这些奴仆在见到张峣的遭遇后,很多人心怀怨愤。对守卫吴家自然不上心,甚至有人故意搞破坏。

  吴世睿惊惶之下,急忙派人上报官府,并且请舅舅王家,派人过来解难。

  王时敏在聚会还未结束时,就接到了外甥的求救信。

  黄道周这个苏州府推官,也收到了府衙传来的消息:

  苏州府官员要举行紧急集议会,商议此事该如何应对。

  这让黄道周心里一咯噔,知道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。苏州奴变在即,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大乱。

  不过在看到此事和张溥有关的时候,他心中又稍微松口气。

  因为他在京城和张溥接触过,知道此人是君子,还深得皇帝宠信。

  想来张溥此举,不会故意引发变乱。

  https://m.3d43.icu

回详情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目录( 497
APP
手机阅读
扫码在手机端阅读
下载APP随时随地看
夜间
日间
设置
设置
阅读背景
正文字体
雅黑
宋体
楷书
字体大小
16
月票
打赏
已收藏
收藏
顶部
该章节是收费章节,需购买后方可阅读
我的账户:0金币
购买本章
免费
0金币
用礼物支持大大
投月票
  • 月票x1
  • 月票x2
  • 月票x3
  • 月票x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