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频 女频 排行
搜索
今日热搜
消息
历史

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

「 去追一部小说 」
查看全部历史
收藏

同步收藏的小说,实时追更

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

「 去追一部小说 」
查看全部收藏

金币

0

月票

0

第740章 各人心思

作者:凤凰北斗 字数:4579 更新:2025-06-12 21:08:41

一众枢密大臣商议之下,辛未方案的框架,逐渐显现出来。

  总体来说,就是为辽东军队决战,创造最有利的态势。

  袁可立和孙承宗这对老朋友,调动了所有能调动的力量,准备打好这一战。

  会后,负责制定具体方略的参谋部长杨嗣昌,私下里向袁可立道:

  “袁公,一战而定胜负,风险实在太大了。”

  “为何不再等两年,等新武器装备了再说?”

  袁可立叹了口气,说道:

  “我们能再等两年,其他人能等下去吗?”

  “辽饷每年都要五百万两银子,背着这个负担,新武器什么时候才能装备上?”

  “别说皇上对辽东军队花这么多银子不满,就是后勤部、装备院的官员,对此也有怨言。东江、朝鲜等地,更是怨气冲天。”

  “这一战无论胜算有多大,都是必须要打,让辽东军队给天下人一个交待。”

  “否则就按朝廷命令裁军,把军费用于其他方面。”

  杨嗣昌闻言默然,对此不太赞同。

  在他看来,只要熬过这两年,大明的局势就会大有改观。

  只需要暂时增加两年税收,就能把新武器快速装备上去。

  可惜当今皇帝增加新税种的同时,对受灾地区一直都在减税,还花费大量钱粮用于移民和救灾。导致朝廷的财政收入处于紧张状态,无法挪出更多的钱做军费。

  如果能把用于移民的百万两银子和粮食用于练兵,他觉得效果一定更明显。

  说着这个想法,袁可立摇了摇头,向他道:

  “你啊,在治国上还是稚嫩了。”

  “皇上为什么花费这么多钱粮用于移民和救灾?是因为天灾之下如果不给灾民活路,他们就会造反。”

  “这种内忧对大明来说才是更要命的事情,反而建虏那边,只能说是外患。”

  杨嗣昌对此不解道:

  “外患就不如内忧吗?”

  “下官以为建虏兵强马壮,远胜西北造反的流寇。”

  “那些流民军只要有三千精锐就能击破,实在称不上多么大的忧患。”

  袁可立身为戡乱救灾委员会的主任,对大明当前的情况更了解,反问杨嗣昌道:

  “文弱不会以为,流寇一直就是这个规模吧?”

  “若非皇上把灾民一直往外迁徙,那些人就会被流寇裹挟。”

  “现在流寇是不堪一战,但是如果杀之不绝,打上几年仗后他们还会这样吗?”

  “大明最大的忧患从来不在外面,而是在于内部。”

  “只要内部治理好了,朝廷钱粮充足,民众勇于参战。大明什么样的敌人胜不了,区区几万建虏又何足道哉?”

  这番话听得杨嗣昌若有所思,低声向袁可立道:

  “皇上同意辽东军队去打,也是为了解决内忧吧?”

  “说实话,对于辽东裁军这件事,我的心里一直有些不安,怕辽东闹出兵变来。”

  “咱们都知道鹰扬军现在的

  https://m.3d43.icu战力,那些辽东的人可不知道。他们可不会因为区区三千鹰扬军,就吓得不敢闹兵变。”

  “若真闹出事来,只怕朝廷上下都不好看。”

  “送他们走上战场,确实是裁军的好办法。”

  袁可立就是以这个理由说服皇帝的,但是面对杨嗣昌,他却不能承认。对此不置可否地道:

  “无论如何,这件事都是辽东将士提出的。”

  “他们那边如何打,枢密院不要多插手。”

  “参谋部让辽东军队呈上作战方案即可,多从全局考虑,统筹各支军队。”

  “无论辽东那边战况如何,只要其他几路有一路取得战果,就是枢密院的功绩。”

  杨嗣昌这下明白了,皇帝和袁可立是顺水推舟,放任辽东军队去打这一仗。

  至于结果如何那是根本不抱期望的,无论是胜是败,对朝廷都是有益:

  胜了可以推进复辽大业,尽快结束辽东战事取消辽饷。

  败了也能趁机裁军,把辽东军费削减一些。

  所以这件事情,他是不能沾手的。否则一旦战败,责任就要由他承担。

  应该如袁可立所说,让辽东军队自己制定作战方案。

  怀着这个想法,杨嗣昌的精力自然放在其他几路上,尤其是他曾经去过的草原。

  自觉对草原颇为熟悉的他,打算完成三个都护府的组建。让他们在草原上出击,把建虏的一部分兵力牵制在这边。

  袁可立则在临别时又嘱咐他:

  “多和你父亲交流一下,了解西北的局势。”

  “朝中以前就有复套之议,把陕西移民就近迁徙到那边。”

  “以前套虏强盛这件事情被否决,如今套虏都被建虏击破了,可以再问问陕西众将的意见。”

  “如果能把灾民送去河套开垦,也能减少些移民花费。”

  杨嗣昌闻言眼前一亮,觉得这是个好办法。又问袁可立道:

  “河套那边分封吗?”

  “如果分封的话,应该能吸引更多人去。”

  袁可立琢磨了一下,说道:

  “皇上对此没提,但是从大宁都护府来看,漠南三个都护府,都是能分封土地的。”

  “但是长城五百里之内最好是卫所,完全由都护府掌控。”

  “这些塞外卫所世官的土地也是按方里,可以拥有数十方里世业田。”

  “将来九边的卫所,都会有一些迁移去塞外。”

  杨嗣昌这下心里有谱了,甚至在思考要不要让父亲去草原上立功,为杨家挣得一块领地。

  ——

  陕西,杨鹤的心情远没有杨嗣昌那么轻松。

  作为三省剿匪护军使出征的他,看着遍地的灾民,忧心忡忡地道:

  “山西灾民遍野,流寇一旦散开,就会蔓延开来。”

  “灾民必须要抚啊,只有以抚为主,方能断绝流贼来源。”

  又疑惑不解地询问山西巡抚耿如杞:

  “灾民如此之多,为何不让他们通过延沧公路移民?”

  “这些府县

  https://m.3d43.icu官员到底怎么想的,既不赈灾也不让他们迁徙?”

  耿如杞闻言脸色通红,有些恨恨地道:

  “耿某识人不明,被这些官员蒙骗。”

  “他们为了保住政绩,欺上瞒下不把灾民和受灾情况报上来。”

  “不让灾民外迁,自然是为了防止事情败露出去。”

  他现在对山西官员恨得要死,就是这些人欺上瞒下,给他埋下这么大雷。

  而且这个雷在他任上就爆了,陕西流寇一入境,便有很多灾民依附过去。

  以至于山西匪患越来越严重,竟然甚于陕西。

  杨鹤听着耿如杞的诉说,对他很是同情。因为他在为军队协调地方时,也没少被地方官员推诿。

  那些地方官吏实在太奸猾了,还有的纯粹就是懒政,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

  两人相互倒了一番苦水,大起知己之感。

  耿如杞想到传言中的一件事,向杨鹤道:

  “我在山西是待不成了,若是杨护军来到山西做巡抚,一定要好好整顿吏治。”

  “这山西官场实在是烂透了,前年清理了一半,竟然还有这么多庸官。”

  杨鹤担任山西巡抚这件事,确实有风声传出来。

  因为他在三省剿匪护军使上做得不错,对山西情况也熟悉。

  所以朝廷有意让他担任巡抚,杨鹤本人也提交了施政方案。

  不过这件事最终结果如何,还是要看皇帝。毕竟如今的山西是戒严状态,可以由皇帝直接使用诏令管理。

  两人说着又谈到了今年的督抚调换,耿如杞感叹道:

  “今年要调任的督抚可有点多,朝廷也有不少官员要外放出去。”

  “就是不知我被召回京城后,会被如何处置?”

  杨鹤安慰他道:

  “耿兄不必担心,你不过是过失而已。”

  “当今皇上宽宏,定不会苛责于你。”

  耿如杞叹了口气,只能期望如此了。

  他本来还期望能去其他省份做巡抚,但是在朝廷一直没让他提交施政方案后,如今也没了这个心思。

  现在,他只能期望前线打胜仗,在他离职之前,把山西的流寇镇压下去。

  ——

  前线,祖大寿率领麾下骑兵,一直在追流寇。

  这次他本来是要负责山西战事的,还被朝廷任命为三省剿匪副提督。

  结果因为建虏西征,朝廷急于平定流贼,让孙传庭亲自主持战事,他也因此变成先锋。

  这让他的内心有些失落,如今想的就是在孙传庭入山西前,把流寇镇压下去。

  为此,他在作战中极为勇猛,见到流寇就打,根本不在乎折损。

  那些刚刚从流民转变为流寇的贼人,也根本没有人能挡住祖家的家丁。

  在初期集中兵力被祖大寿一举击溃后,很快四散逃亡。

  祖大寿也只能把麾下兵马分开,让祖大弼、祖宽等人各领一支兵马,追击逃窜的流贼。

  “这些流贼,真是杀之不尽。”

  “看来只能等孙制

  https://m.3d43.icu台的大军到来,才能完全捕杀。”

  祖大寿长子祖泽润在又一次击溃流寇后,看着逃窜的流贼说道。

  他是祖大寿族兄之子,在祖大寿得子前过继给他,如今仍在祖大寿儿子中排在首位,一直跟着他作战。

  祖大寿从马背上下来,取出皮囊喝了几口水,说道:

  “让将士们都歇一下吧,这些日子崩得太紧了。”

  “既然一时半会儿剿不完,那就等孙制台过来。”

  “咱们的精锐可不止是用于剿贼的,还要去边关建功。”

  祖泽润听到这番话,顿时欢喜地道:

  “皇上允许咱们回辽东了?”

  “父亲得到消息了?”

  其他听到话的祖家将领和家丁,也都围了过来,期待地看着祖大寿。

  背井离乡来到陕西,他们虽然过得还不错,但是相比之前在辽东的地位,却是不可同日而语。

  他们中很多人也确实怀念辽东,想要回辽东去。

  祖大寿看着这些人,却没有给出他们希望的答案,而是道:

  “朝廷要组建河套都护府,命令陕西众将自荐。”

  “只要作战方案写得好,就有机会成为河套都督,统领一方大军。”

  “我呢想过去试一试,你们意见如何?”

  听到不是自己朝思暮想的辽东,而是北边的河套,很多祖家人都有些失望。

  不过独领一方的机会,确实极为难得。尤其是他们这些被朝廷怀疑通虏的人,平常时更难以获得独领一军的机会。

  祖泽润狐疑地道:

  “朝廷愿意给我们机会吗?”

  “会不会选其他人?”

  祖大寿狠狠地道:

  “那就把作战方案写好点,向朝廷保证收复河套。”

  “那些草原上的套虏已经被建虏击破了,难道咱们还抢不下这块地?”

  “到时候朝廷册封世职或爵位,你们人人都能有世业田,甚至拥有领地。”

  众人听得眼前一亮,祖泽润道:

  “父亲的意思,是要在河套扎根吗?”

  “以后咱们祖家,就立足在河套?”

  祖大寿点头说道:

  “正是如此!”

  “辽东咱们是回不去了,不但朝廷不允许,建虏也没有那么好平定。”

  “但是河套这边,套虏可比建虏弱多了,被建虏轻易击破。”

  “咱们在辽东能和建虏抗衡,收拾套虏还不小菜一碟?”

  “只要抓到这次机会,咱们就能收复河套,把那里作为祖家的领地。”

  这下祖泽润也有些兴奋了,因为他是祖大寿的长子,以后是有机会继承爵位和领地的。

  他当即就表示道:

  “父亲的决定,孩儿自然支持。”

  “只是这个作战方案如何写,才能打动朝廷?”

  祖大寿喝了口水道:

  “说是作战方案,其实就是军令状,完不成是要受处置的。”

  “咱们不能写得太高完不成,也不能写得太低失去机会。”

  “这件事我打算请教一下孙制台,看他是何意见。”

  孙传庭和袁枢关系莫逆,袁枢又是袁可立的儿子。祖大寿想摸清袁可立的想法,针对着写出方案。

  同时,他还打算请教下孙承宗,看看这位老上司有什么指教。

  漠南三个都护府的设置,就是为了配合辽东战事。想来孙承宗的意见,朝廷不会忽视。

  他的名字祖大寿,就是孙承宗帮忙改的。之前卷入通虏案被处置,孙承宗在其中也多有照顾。

  祖大寿希望能得到孙承宗和孙传庭的帮助,得到这次机会。

  https://m.3d43.icu

回详情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目录( 497
APP
手机阅读
扫码在手机端阅读
下载APP随时随地看
夜间
日间
设置
设置
阅读背景
正文字体
雅黑
宋体
楷书
字体大小
16
月票
打赏
已收藏
收藏
顶部
该章节是收费章节,需购买后方可阅读
我的账户:0金币
购买本章
免费
0金币
用礼物支持大大
投月票
  • 月票x1
  • 月票x2
  • 月票x3
  • 月票x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