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频 女频 排行
搜索
今日热搜
消息
历史

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

「 去追一部小说 」
查看全部历史
收藏

同步收藏的小说,实时追更

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

「 去追一部小说 」
查看全部收藏

金币

0

月票

0

第775章 藩国兵马

作者:凤凰北斗 字数:4519 更新:2025-06-12 21:09:22

朱由检对火器的重视是一如既往的,因为这是能最快提高军力的东西。

  大明的军事制度在经过他的调整后,也特别适合用火器。

  无论是义务兵役制下的士兵操练,还是让文职军官从后勤制约武将,都需要以火器为主力。

  所以,在发现文官管理装备的缺陷后,他很快做出调整。命令装备部成立装备生产委员会和装备技术委员会,把兵工厂的管理人员和装备研究院的技术人员纳入,负责这些方面。

  装备部的职能,更多地转向装备规划、以及与军队和其他部门的协作。生产和技术这种专业的事情,交给专业人员。

  袁可立正在主持枢密院的进一步完善,看到皇帝亲自下的命令,意识到皇帝对现在的装备部还不满意。

  他本人也感觉枢密院存在问题,所以在琢磨之后,召集一众枢密大臣说道:

  “前段时间工程师协会开了诸葛会,得到皇上称赞,让各衙门学习。”

  “今日召集诸位前来,就是开一个咱们枢密院的诸葛会,探讨一下内部的事情。”

  “无论谈什么都可以,相互交流一下,以便集思广益。”

  这些官员听到这番话,一时都有些诧异,甚至不知道如何开这个会。

  习惯了打官腔的他们,根本就不知道在这种会上怎么说,不知道会不会有后患。

  所以他们只能提些无关紧要的事情,应付这场会议。

  袁可立见此情景,不得不继续道:

  “诸位既然不愿多说,那我就提一提。”

  “咱们枢密院是当今皇上新设的,虽然到现在已有两年,却称不上尽善尽美。”

  “各位在执行公务时有什么问题,都可以尽管提出来。”

  “这是机构设置的问题,不是诸位的责任。”

  这番话语一出,众人材有些明白了袁可立为何开这个会。

  原来是因为皇帝亲自调整了装备部的机构,让袁可立觉得需要他们自己完善。

  众人对皇帝亲自在装备部成立两个委员会,也是有些意见的。做臣子的都不希望皇帝直接插手,显得他们没做好事情。

  如果能解决的话,他们还是想自己解决。兵部左侍郎秦士文道:

  “参谋部和边防部、海军部的分工,前些时日袁枢密已经协调好了。”

  “但是兵部和各部的职责,还有些不清晰的地方。”

  “尤其是明年要作战,枢密院还成立了战时委员会。”

  “这战时委员会职权有多大,前线的前敌委员会又有多大的撤换军官权限,都需要一一确认。”

  “窃以为袁枢密应该做好协调,避免出现龃龉。”

  袁可立闻言点头认可,知道秦士文这是在支持自己。

  这件事本来应该由兵部尚书提的,甚至兵部尚书作为枢密院的二把手,自己就能协调好相关事务。

  不过薛凤翔这个人实在没什么本事,而且没有担当。除非皇帝交

  https://m.3d43.icu代的事情,他根本就不会办。

  所以直到现在,才由秦士文提出这个问题。

  袁可立当即说道:

  “兵部和其他部门的协调,就参照参谋部那边。”

  “以后兵部那边也是抓大放小,掌握中高级军官任命,把基层军官的任命权力交给边防部、海军部,如同各部门能够自行任命吏员一般。”

  “以后,队级军官任命,各营都可提出建议,让边防部、海军部批复,不用再通过兵马来回传递文件。”

  “如果兵部不放心,可以让武选司派两个员外郎去两部兼任职务。”

  “你们兵部两个侍郎,也分管陆海军事务,做好相应对接。”

  这个决定,确定了兵部和边防部、海军部的职权范围,在一切为了胜利的方针下,进一步下放权力,提高各军的自主权。

  甚至,为了避免枢密院办事拖沓,袁可立还取消了一些批复流程,甚至规定了批复时间。让枢密院各部,限期回复地方。

  尤其是在战时,对此抓得更紧。

  这些做法,自然是为了明年的辽东大战做准备。

  各位枢密大臣也知道袁可立对这次大战的重视,热情也总算激发出来。

  他们接连提出了几个问题,并且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下,很快得到了解决。

  ——

  然后,京营护军使李邦华提出了一件事,让众人的神情,变得凝重起来:

  “皇上有意调一万京营将士去辽东,作为明年辽东大战的总预备队。”

  “这京营的改制本就没有完全完成,调一万人出去,京城的防御就空虚了。”

  “是不是应该从其他地方,调些兵马过来?”

  这个话题有些敏感,因为是调外兵进京,存在一些风险。

  袁可立斟酌之后,没有同意把外地军队直接调过来,而是道:

  “调来外地的兵马不是不可行,但是首先要补充京营兵力。”

  “神机营原本就保留了京营的精锐,没有什么问题。”

  “神枢营也在京城卫所改制后,征到了足够的兵力。”

  “这剩下的五军营,是从五军都督府选将分管的,现在情况如何?”

  李邦华道:

  “左军营从辽东、山东、浙江调兵,孙督师、孙巡抚、吴巡抚都很支持,早已满编一万人。”

  “前军营从两湖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调兵,每省二千人,基本上也算完成了。”

  “后军营山西那边因为匪患没调来多少,但是河北卢巡抚从天雄军调兵,把缺少的名额全都补上了。这次京营请战,后军营是左军营之外最积极的,战力值得信赖。”

  “剩下的南直隶与河南的中军营,以及陕西、四川和西南各省的右军营,都还没有调过来。”

  “五军营目前有三万人,尚且没有满编。”

  “现在整个京营八万兵力,调出去一万有点太多了。而且神枢营和五军营,战力参差不齐。”

  袁可立听着这个

  https://m.3d43.icu情况,仔细斟酌了之后,向众人道:

  “京营派往辽东的一万人,是必须调过去的。”

  “咱们身处京城,不知道辽东的情况,谁知道辽东派出五万精锐后,剩下的兵马有多少、又有多少战力。”

  “所以这一万人必须派出去,确保山海关安稳。”

  这个说辞,让众人若有所思。就连前段时间去过辽东的李邦华,也觉得很有道理。

  虽然他对孙承宗的操守有信心,不觉得他会故意吃空饷。但是关宁军作为旧军队,存在积弊是必然的。

  孙承宗一个督师,也管不了下面所有人。

  如果京营不派兵,谁知道留下的兵马有多少?能不能守住山海关?

  所以这一万人,是非派出去不可。

  京城的人知道京营兵马在辽东,也会减少担心。

  后勤部长闵梦得一直在关心西南战事,看着这个情况道:

  “西南那边水西归顺后,战事彻底结束了。”

  “可以从西南调兵,把右军营组建起来。”

  “这样多了一万人,京营就又是八万军。”

  这个说法让众人眼前一亮,觉得很有可行性。

  因为辽东大战的压力,皇帝终于同意了水西安氏归顺,奢安之乱在今年宣告结束。

  如此一来,在西南打仗的军队自然能调过来,组建右军营绰绰有余。

  先前已经从西南调兵的他们,做起这件事也轻车熟路。

  与会的长城督师朱燮元,也同意这个建议,认为可以把西南的精锐调过来。

  袁可立建祠赞同道:

  “右军营就以平定奢安之乱的有功将士为核心,再从陕西调些人,尽快组建起来。”

  “还有中军营是什么情况,怎么还没建起来?”

  “南直隶与河南距离京城并不远,为何迟迟没派人过来?”

  参谋部长杨嗣昌道:

  “河南那里就别提了,和陕西、山西一样,现在正闹匪患,根本调不出兵来。”

  “南直隶是让南京五军都督府负责,现在还没把兵招上来。”

  “还有陛下派吕尚书组建南京枢密院、整顿南京防务,估计南京那边,都在头疼这件事呢!”

  “中军营一时半会儿是没法组建了,先建好另外四营再说。”

  袁可立等人听到这番话,顿时摇头莞尔。显然,他们都能猜得出南京的积弊不小,否则不会连朝廷明确要求的事情都拖延。

  不过中军营的组建,却不能够放弃,袁可立想了一下苏州的情况,说道:

  “苏松新区那边,不是组建了一个工程营吗?据说有几万人。”

  “这几万人总能选出几千人吧?让他们进京组建中军营。”

  “或者从大明各地招兵,把中军营建起来。”

  这个主意,让很多枢密大臣眼前一亮,觉得可以试试。

  中军营靠南直隶与河南暂时是组建不起来了,还不如只让两地出一点,从全国各地募兵。

  他们这个建议,很快写成了奏疏

  https://m.3d43.icu,呈给朱由检这个皇帝。

  ——

  朱由检看着奏疏中的提议,认可道:

  “西南战事结束,有功将士确实需要封赏,让他们选一万人派过来。”

  “还有前年调来的西南将士,也要做好轮换工作,明年满三年后,就换一部分人。”

  “贵州那边,枢密院、都察院多派人去巡视,确保对将士们的封赏落实下去。”

  确定右军营的兵源后,对于中军营,朱由检道:

  “中军营就让南直隶与河南各出两千人,缺额的六千从全国各地招募。”

  “所有士兵全都自愿,不可强拉人过来。”

  “就算暂时缺额也没关系,不能把不可靠的兵马放在京城。”

  “武道大会的参赛者,也可以招募一些。”

  说着,他又生出了一个想法,向袁可立道:

  “明年就是科举之年,还会举办武道大会。”

  “不但大明各地的学子和武人会进京,藩国也同样允许过来。”

  “让各藩按方里数派兵,保护他们过来。”

  “到时候京营会和这些藩国的兵马举行联合演习,检验他们的战力。”

  “枢密院和理藩院一起安排这件事,组织一次军演。”

  袁可立眼前一亮,知道皇帝是要从藩国调兵。

  这在分封制下,是非常常见的事情,诸侯本就有派兵从征的责任。

  但是这些藩国的兵马是否可靠,却又让他心存疑虑。

  如果出现什么事情,他可吃罪不起。

  所以他斟酌着说道:

  “外藩兵马进京,是不是该定规矩?”

  “以后分封的藩国越来越多,他们派来参加演习的兵马多了,会有隐患出现。”

  朱由检微微点头,说道:

  “袁卿所虑甚是,枢密院可以和理藩院一起立规矩。”

  “还有,在天津、通州等地建兵营,用以安置他们。”

  “各级贵族能带进城的兵马和持有武器数量,都要定下限制。”

  “总之,朝廷要光明正大地树立规矩,不要让藩国觉得受歧视。”

  “无论内藩还是外藩兵马,都要一视同仁。”

  显然,他是想到了朝鲜那边,洪承畴打算动用朝鲜和日本的兵力。

  在如何对待藩国兵马上,此时已需要立规矩。

  朱由检希望建立完善的制度,调动藩国的实力。

  辅佐天子征战,也是这些藩国的义务,他们需要为大明出力。

  ——

  很快,朝廷的决定,就被传了出去。

  朝鲜等地不用说,苏州那边得知朝廷要招募士兵加入中军营后,也是群情鼎沸。

  在明确雇工属于公民、并且了解到身为公民的权利后,苏州雇工对皇帝的爱戴简直难以言表,更别说他们很多人在内廷企业就业。

  所以,虽然苏松新区的校尉顾炎武一再强调朝廷不强制他们去外地服役,还是有很多雇工,选择应募进京。

  他们打算京城服役,保卫改变了他们命运的皇帝。

  顾炎武看着这个情况,一面感叹皇帝在苏州如此得人心,一面又有些担忧,因为苏州的新秩序还没有完全定下来,不可能一直用管军的办法管理这些人。

  现在苏州雇工能忍受,是因为他们刚脱离奴婢身份、找回做人的尊严,但是如果迟迟不能确立新秩序的话,这些人迫于现实还会投入雇主那边。

  现在,他非常期望南京的乡试早点结束,刘理顺、张溥等人早点回来。

  https://m.3d43.icu

回详情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目录( 497
APP
手机阅读
扫码在手机端阅读
下载APP随时随地看
夜间
日间
设置
设置
阅读背景
正文字体
雅黑
宋体
楷书
字体大小
16
月票
打赏
已收藏
收藏
顶部
该章节是收费章节,需购买后方可阅读
我的账户:0金币
购买本章
免费
0金币
用礼物支持大大
投月票
  • 月票x1
  • 月票x2
  • 月票x3
  • 月票x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