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频 女频 排行
搜索
今日热搜
消息
历史

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

「 去追一部小说 」
查看全部历史
收藏

同步收藏的小说,实时追更

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

「 去追一部小说 」
查看全部收藏

金币

0

月票

0

第799章 汉奸和华夷之辨

作者:凤凰北斗 字数:4682 更新:2025-06-12 21:09:52

就在孙奇逢等人组建教师协会,意图掌控教化委员会时。锦衣卫掌印郑士毅,正在和负责国会的刘宗周,商讨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。

  这是之前早就定下的事情,在刘侨以公共卫生为突破口组建公安委后,国安委的组建也迫在眉睫,需要各衙门的支持。

  郑士毅在国会筹办处传达了皇帝的旨意,向刘宗周等人道:

  “《国家安全法》的制定可以慢慢来,但是《惩治汉奸法案》,必须尽快定下来。”

  “锦衣卫打算以通虏案和间谍案为突破口,严惩投靠建虏的汉奸。”

  “希望刘先生主持国会,尽快把相关草案定下来。”

  刘宗周听到这个说法,感觉很有意思:

  “汉奸的意思是汉人中的奸贼,或者说是汉贼。”

  “皇上要惩治的汉奸,和汉贼似乎不一样。”

  郑士毅笑着说道:

  “刘先生说的不错。”

  “皇上所言汉奸的意思,是指汉人中的败类。”

  “或者说投靠外人的大明子民、出卖国家利益的人。”

  “《惩治汉奸法案》,就是专门针对这些人。”

  刘宗周微微点头,又刨根究底道:

  “既然如此,皇上说的异族,是不是汉人之外的胡人?”

  “教化委员会正在制定教化异族的办法,需要先把异族的范围定下来。”

  “哪些异族可以教化,哪些异族完全是外敌,皇上有没有吩咐下来?”

  异族这个概念,皇帝登极后数次提起。不但关系到教化,还关系到雇工奴婢。

  刘宗周在筹建教化委员会制定相关法案时,就没少受到困扰。很多人向他询问,哪些人算是异族奴婢?

  他本来打算在皇帝面前提一提,如今郑士毅和他商讨惩治汉奸,就先讨论起来。

  郑士毅对异族不太清晰,但他向皇帝请教过哪些是汉奸,斟酌之后说道:

  “汉人之外的部族,应该都能称得上异族人。”

  “但是效忠大明的土司、还有归化的胡人,应该也能称得上大明人。”

  “这个刘先生可以和陛下探讨,我们锦衣卫一切听从皇上安排。”

  刘宗周点了点头,知道从郑士毅这里也问不出什么。在送走了他之后,就上疏请示皇帝,尽快把异族的概念定下来。

  否则国家安全法案、教化法案、奴婢法案都没办法定下来,国会和锦衣卫等衙门的工作,也会受到影响。

  朱由检在看到这份奏疏后,也感觉是个大问题。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,商讨这个问题:

  “朕欲同万民共治天下,民众中愿意承担公共义务、享有公共权力的人,可以称为公民。”

  “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大明公民,什么样的人又是外人,是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。”

  “众卿都来说说,这个范围如何定下来?”

  刘宗周作为这件事情的发起者,率先出言说道:

  “孔子曰:夷狄之有君,不如诸夏之亡也

  https://m.3d43.icu。”

  “孟子曰:臣闻用夏变夷,未闻变于夷者也。”

  “此为孔孟所传华夷之辨,又称夷夏之防。”

  “大明教化异族,是否吸纳夷人为公民?”

  这番话语,让群臣议论纷纷。

  一些官员认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,袁可立代表枢密院道:

  “异族之人,也有效忠大明者,自当吸纳为公民,给他们做官权利。”

  “否则虎大威等胡人出身的将领、还有秦良玉等土司将领,岂不人人自危。”

  “臣以为大明公民,应当吸纳异族人。”

  礼部尚书成基命则说道:

  “异族之人可以教化,但是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公民做官,却需仔细鉴别。”

  “如今建虏之乱、奢安之乱,还有西北民乱,都和异族有关。”

  “甚至有前任太学祭酒马之骐,倡大东小东之说以倾陷正人,可谓非我族类、行事猖狂之极。”

  “臣以为当严格制定教化法案,严查异族所拥有的大明公民身份。”

  这个说法,也得到了很多人认同。因为大明现在的乱象,确实和异族有很大关连。

  枢密院因为军中有异族将领要吸纳异族,那些担忧异族生乱的文官,则强烈反对这一点。

  很多人拿安史之乱举例,说明异族的不可靠。认为“非我族类、其心必异”,朝廷不应该接纳他们。

  一时之间,双方展开了激烈争论。

  朱由检冷眼看着,发现认同吸纳异族的大多在边地,他们为了降低战争压力,希望吸纳一些夷人以夷制夷。

  内地、尤其是江南的官员,则普遍不希望吸纳异族。觉得应该要加强限制,避免异族大规模入籍成为大明公民。

  这让朱由检感觉很有意思,揣摩这些人的心理:

  『边疆的异族和汉人经常发生战争、争夺生存空间,他们却反而认同让异族大规模入籍。』

  『江南见不到多少异族,他们却普遍反对这一点。』

  『这是为什么呢?为何产生这个差异?』

  思来想去,朱由检只能归结为边疆汉人因为连绵不断的战争、承认异族有在大明生存的权利。

  江南那些人则因为异族奴婢政策,希望能有更多的异族之人做奴婢。甚至希望他们祖祖辈辈做奴隶,没有成为大明公民的机会。

  所以才发生如此吊诡的事情:

  和异族争端多的边疆汉人愿意接纳异族入籍。

  见不到几个异族的江南汉人却非常排斥他们。

  大体明白了他们的态度,朱由检在群臣的争论声渐渐降低后,开口道:

  “先前朕曾说过,异族奴婢只有通过相应等级的汉语考试后,才能成为大明公民。”

  “礼部把相关考试定下来没有,什么时候开考?”

  礼部尚书成基命回道:

  “臣等多番商讨,为汉语考试制定甲乙丙丁四级。”

  “其中丙丁考试只有笔试,甲乙考试则包含口语面试。”

  “丁等考试针对的

  https://m.3d43.icu是目不识丁的人,需要认识最常用的500字,掌握拼音或部首检字法查阅字典,才能通过丁等考试,成为合格的丁口。”

  “丙等考试要求更高一些,需要认识2500常用字,能够顺利阅读报刊和白话文。”

  “乙等则要求认识四书五经中的4500字,明白经书中的道理,并用官话朗诵。”

  “甲等要求最高,需要把印刷通用规范字表上的7000多字,全部能够认出来。并且能够拆字,明白其中道理。”

  “通过甲等考试的人,可以成为排字工、排版员。如果再背下数字码,可以成为军中通信员、译码员。”

  这个要求可谓非常高,大明的一些秀才,都不见得能认识七千汉字。

  四个等级的跨度也比较大,每升一级都会刷下一批人。

  显然,这个办法是那些不希望异族入籍的官员制定的,他们想通过高标准,限制异族奴婢入籍。

  朱由检能看出他们的用意,其他大臣同样也能看出来。

  袁可立向礼部官员询问道:

  “边疆归化的胡人,需要通过几级考试才能入籍?”

  “若是定得太高,恐怕很多将士过不去。”

  成基命和礼部官员则回道:

  “正因为他们不通汉字,所以才需要教化。”

  “臣等以为异族入籍,应当通过乙等考试。”

  “让他们知道四书五经中的大义,并且能说汉话。”

  袁可立作为儒家士子内心认同这一点,但是现实却让他不能同意:

  很多归化将领连字都不会写,通过乙等考试需要猴年马月。

  难道在此之前就不用他们,不给他们当官带兵的机会?

  对此,成基命道:

  “已经证明忠心的,自然可特许入籍,成为大明臣民。”

  “但是以后就必须通过考试,才能拿到公民身份。”

  袁可立仍旧不赞同,因为这虽然解决了当前归化将领的身份问题,对于以后的胡人归化,却是非常不利。

  那些胡人在知道自己很难获得大明公民身份、也难以得到做官机会后,他们就不会投靠大明,只会坚决和大明为敌。

  参谋部长杨嗣昌、边防部长刘遵宪等枢密大臣,和他一起反对礼部这个提议。

  眼看事情陷入僵局,内阁大学士徐光启道:

  “归化将领,以后已没那么重要。”

  “新式火铳装备后,只靠蛮勇已影响不了战局。”

  这番话语,让枢密院为之一静,知道说到了要害。

  显然,徐光启这个分管军事的大学士,远比其他大臣更知道如何说服他们。

  大宁之战的结果,说明勇武型将领已经确定被淘汰。大明的火器新军,现在更看重的是指挥能力。

  那些归化将领对新式火器大多连见都没见过,让他们去指挥火器军队,根本毫无头绪。

  所以,只有勇武归化将领确实已经不怎么重要,大明更需要脑子灵活、擅长指

  https://m.3d43.icu挥的将领。

  如果归化的将领脑子灵活,通过汉语考试是很简单的事情。除非他们根本不想学,在心里没归附大明。

  所以,徐光启这番话语一出,枢密院众臣顿时鸦雀无声。

  过了好一会儿,才由袁可立道:

  “如此说来,徐学士是认同异族归化,必须通过乙等考试?”

  徐光启点头说道:

  “乙等考试虽然要求较高,却也不难考取。”

  “泰西传教士不远万里来到大明,尚且能熟读儒家典籍。”

  “对归化异族提出这点要求,又有什么难办?”

  这让群臣恍然,原来徐光启是如此认为。

  朱由检也颔首赞许道:

  “泰西传教士熟读经书,应该鼓励他们去参加考试入籍,成为景教会神甫。”

  “对这些为大明做出贡献、受过表彰的友好人士可降低要求,只需要通过乙等考试就能入籍。”

  “但是对其他的白人和黑人,则必须通过甲等考试,才能入籍成为大明公民。”

  顺势定下了白人、黑人的入籍要求,他们因为肤色的不同,是大明很难同化的一群人。

  朱由检只打算部分吸纳白人开展文化交流,对于这个时候大多还处于部落状态的黑人,则是敬谢不敏。

  甚至,他还会限制使用黑人奴婢。防止一些见钱眼开的人,把黑人作为奴隶引进来。

  然后,他又继续说道:

  “对于在大明境内出生、能说汉话的汉人,他们只要依法纳税服役,就能成为公民。”

  “平常不说汉话的则必须通过丁等考试,才能成为大明公民。”

  “众卿对于这点,可有什么意见?”

  群臣意见大了,钱谦益提出:

  “臣以为无论汉人还是非汉人,都必须通过丁等考试,才能成为大明公民。”

  “否则他们连选票都不认识,如何享有公民权利?”

  认为应缩小公民的范围,限制一部分人拥有选举权。

  朱由检对此是不赞同的,当即呵斥他道:

  “不认识字就不能选举吗?”

  “你们不会给候选人编号、让民众对应辨认?”

  “大明的银币和辅币券都印有数字,哪个民众会不认识?”

  “不识字就无法选举一说,实在是谬论!”

  果断把这个话题止住,不让它发酵起来。

  群臣见皇帝反应这么大,知道限制公民数量是不可行了——

  当今皇帝是真正愿意和臣民分享权力的,之前的提法也是万民。他们想把一部分人排除在外,皇帝不会同意。

  所以对汉人成为公民这一点,他们再也没提出意见。但是对非汉人只需要通过丁等考试这一点,则觉得太过容易。

  刘宗周道:

  “平常不说汉话,说明不沐教化。”

  “臣以为对这些人的入籍要求,应该提升到丙等考试。”

  朱由检对此无可无不可,点头向刘宗周道:

  “这是具体的教化问题,礼部和教化委员会负责。”

  “朕之所以提这点,是因为如果没有一个说汉话的环境,汉人也有可能变成夷人。”

  “唐代司空图的《河湟有感》就曾说:汉儿尽作胡儿语,却向城头骂汉人。”

  “对那些说胡语、用胡俗的地方,必须通过汉语考试,才能成为大明公民。”

  “对于迁居境外的汉人,其子孙后裔想成为大明公民,也必须通过考试。”

  “对于以汉语为官方语言、大部分人说汉话的藩属,只需要通过丁等考试即可。”

  “对于还有其他官方语言的藩属,则需要通过丙等考试。”

  “迁居到和大明友好外国的,需要通过乙等考试。”

  “迁居到不友好外国的,则需要通过甲等考试。”

  “越是不说汉话的地方,越需要提高考试要求。”

  “各方面都要综合考虑,教化出合格的大明公民。”

  https://m.3d43.icu

回详情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目录( 497
APP
手机阅读
扫码在手机端阅读
下载APP随时随地看
夜间
日间
设置
设置
阅读背景
正文字体
雅黑
宋体
楷书
字体大小
16
月票
打赏
已收藏
收藏
顶部
该章节是收费章节,需购买后方可阅读
我的账户:0金币
购买本章
免费
0金币
用礼物支持大大
投月票
  • 月票x1
  • 月票x2
  • 月票x3
  • 月票x5